打造骨干示范专业 培养一流建设人才
——重庆市荣昌县职业教育中心
我校始创于1939年,1985年改制为职业中学,2003年成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12年成为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改革示范校项目建设学校,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我校坚持“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以培养技能型、实用型专业技术人才为宗旨,走内涵发展、“产、教、研”结合的道路。现已形成以中职教育为主,高技能人才培养、高职升学、函授、自考、中职衔接大专、“社会培训”等多类型、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教育体系。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含高考)保持在98.8%以上,专业对口率在82.6%以上。
我校建筑专业是建设部“双元制”试点学校,中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建筑类专业合作伙伴学校,重庆市建筑类专业考试考纲编写、考试命题单位,荣昌县建筑业培训中心。现有建筑工程施工和建筑装饰2个专业,毕业学生累计3500余人。现每年招生近300人,学历教育在校生600余人;近年培训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达4618人次。
一、顺应市场,谋求发展
早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经济建设迫切需求建筑专业人才,为了满足社会的需求,建筑专业成为我校1985年开办职业教育以来最早的2个专业之一。特别是新世纪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重庆直辖、城镇化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这些机遇的到来,我校建筑专业始终抓住了发展良机,经过28年的蓬勃发展,由最初为只本地区提供技术培训和服务,发展到现在为渝西川东地区进行建筑产业规划设计、组织施工、装饰装修等全方位服务,由不到40人的班级到现在年招生近300人,学历教育在校生625人的重庆市骨干专业,在重庆市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社会上具有较好的声誉,大量的毕业学生为渝西川东地区的城市建设和新农村建设贡献自己的技术力量,在创造社会财富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
二、加强管理,增强素质
学校以《职业指导和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验》课题为核心,以《职业道德》、《就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德育素质特色工程建设为契机,以规范学生职业行为、强化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为目标,以“会做人”活动为载体,全方位的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素质培养,有力地促进了学生良好的职业习惯、诚信的职业道德、严明的纪律观念和吃苦耐劳的职业品质的养成,同时,还特别加强了学生体能素质的训练,让学生真正成为技术过硬、思想过硬、身体过硬,具有较高综合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集多年教育管理的经验,为了把学生培养成道德素质高、技能水平好、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技术型人才,在“以人为本,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指引下,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自主管理,自我教育”的管理办法。从入学教育、军训开始,伴随班级管理、见习、实习管理,到毕业生就业跟踪服务,建立了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发挥业余党校和业余团校的作用,以班团干部为主体的自我教育团队,以主题活动(班会)为载体,以德育学分为手段,激励学生扬善去恶,扬长避短;珍爱生命,尊重劳动。
学校、专业、班级共同构建富有职业特点的校园文化,把学校与企业,教室与工场无缝对接;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职业素质的熏陶,培养“学生与职业人”双身份意识,使学生能更好的适应工作的需要。
三、注重实践,培养能力
我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能力为先导、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按照教育部、重庆市教委下发的相关专业设置标准要求,借鉴澳大利亚建筑施工能力标准,根据行业发展需求,紧紧围绕培养行业企业一线技能型人才所需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职业素质来制定专业设置标准、培养目标及教学计划。同时,结合本专业技能等级鉴定要求和学校学分制管理办法,实行课程结构模块化,构建了专业课程学分和技能实训模块(分为必考和选考模块),实行“技能模块达标、教考分离”的教学模式,专业理论和技能实训课时比接近3:7;此外,还有计划的聘请企业技术骨干担任专业课教师,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纳入教学之中;积极有效推进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办学模式,根据本专业教学需要,有计划的安排学生到合作企业顶岗实习,着重加强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校内实训基地形成基本技能,校外实训基地(企业)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培养模式,把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训基地的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了资源共享。
四、增加投入,保障有力
我校建筑专业建有中央财政支持300万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现有设备总值324万。有建筑工程及施工实训场,建筑装潢实习实训室,建筑工程造价实训室建筑,CAD实训室,装饰CAD实训室,建筑材料试验中心,画室等7个实训室(场),供模板工、绘图工、钢筋工、混凝土工、砌筑工、抹灰工实习实训。
有荣昌文教建筑工程公司、荣昌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试验室等4个建筑类校办企业,为本类专业提供了真实的教学和实训环境。
有重庆拓新集团建筑有限公司,重庆荣昌华兴安装工程有限公司,荣昌文教建筑工程公司,荣昌县建筑工程质量监督检测试验室(国家二级),重庆翔宇建筑工程公司,荣昌海棠装饰有限公司,荣昌县圆点装饰有限公司,荣昌建筑设计室,荣昌预制构件厂,重庆天正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等10家校外实训场。为学生实习、教师实践提供保障,初步形成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的培养模式。
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站,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重庆市建设岗位培训中心荣昌考点。可进行砌筑工、抹灰工、土建施工员、土建预算员、土建质检员等工种初、中级工种的技能鉴定。
五、致力革新,提升质量
在教学中根据本专业学生的实际学情和工作的需要,开发以“实用为本、够用为度”的教材和讲义。通过专业建设委员会的论证科学设置课程,做到文化课、专业课相结合,理论课、实践课相结合,必修课、选修课相结合。推行“做中学”、“学中做”、“工学结合”,改以讲授为主的“满堂灌”为“理实一体”、“项目引领”、“团队合作”、“案例教学”等形式的教法和学法,以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以“实践技能为主、理论够用为度、学生能力为本”的原则,选择以中澳职教项目编写的教材为主,积极开发与建筑业发展相适应的校本讲义。现本专业教师已主编并出版了中澳职教合作项目教材《建筑构造》等2本、参编并出版《建筑制图》等3本(已出版发行并投入重庆市中职学校同类专业教学使用),编写校本讲义1套已用于教学,并主编了2008、2009年《重庆市三校生对口升高职建筑类专业高考复习手册》。
六、建设队伍,产教结合
现有专业教师38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14人,占36.8%;中级职称23人,占60.5%;双师型教师有32人,占84.2%;实习指导教师中具有高级工以上专业技能的9人,占90%。兼职教师16人,占42.1%,专业教师100%参与了企业实践。
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在现有师资基础上,通过送出去(送在职教师到企业锻炼或外出培训)、请进来(从企业调入或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到校任教)、传帮带等多种形式的打造,建立了一支教学水平高、动手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同时择优选取兼职教师。
产、学、研结合工作的有效开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造就了一批优秀教师代表,如谢贵权成为重庆拓新集团董事长,王洪丽成为拓新集团建筑工程公司总经理,集团2010年房产销售额超10亿元;滕德刚成为荣昌华兴安装工程有限公司经理;张合元成为荣昌县知名建筑设计师、荣昌县建委技术负责人,主持或参与设计了本区域多个平安校园、新农村建设工程;副校长吴友峰是重庆市中职学校教学咨询委员会建筑类专业副主任,杨志刚是重庆市中职学校建筑中心教研组副组长、重庆教育建筑学会会员、中国建筑教育学会西南分会理事,杨志刚主编,张合元参编的《建筑构造》、《建筑制图与识图》是教育部职成教司推荐教材,已出版并投入使用,其中《建筑构造》获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创新教材一等奖,专兼职教师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其中全国一等奖2篇。这批优秀教师为学校专业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地贡献。
七、交流合作,同建共荣
校企合作,为使学校办学与行业市场需求接轨,拓展学生就业渠道,学校先后与重庆拓新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重庆天正集团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荣昌文教建筑工程公司、重庆翔宇建筑公司等行业企业建立了“订单式”培养合作关系。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先由学校选派专业教师到各协议单位学习和交流,再按照各协议单位的建议要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实施教学。自2002以来,该类专业已累计完成了1100余名学生的“订单式”培养。
“订单式”培养模式的有效开展,拓宽了办学思路,缩短了学生顶岗实习的过渡时间,提高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我校在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现已形成以“校内培养基本技能,企业培养职业素质”的培养模式,使学生很快就能上岗,学生满意,企业满意,达到了双赢的效果,实现了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对学校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通过校企合作机制的有效推进,我校与合作企业广泛地开展了技能培训、技术交流服务、以及职业技能鉴定等工作。1985年至今,我校先后与荣昌县建委岗培中心、本区域建筑行业联合开展了施工员、质检员、预算员、材料员、项目经理及钢筋工、砌筑工等各类建筑岗位技术和管理人员在岗技能提升培训,以及新招录技术人员培训近10000人次,受到了本区域老百姓、地方政府和行业企业单位的一致好评。
校校合作,积极开展省(市)间的校际合作,主要面向内陆西部、渝西川东地区农村招生。我校先后与重庆市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西南大学(荣昌校区)、贵州省遵义县职业教育中心等多所职业院校联合办学。
国际合作,我校是原国家建设部与“德国双元制”项目教学模式试点学校,中国——澳大利亚职业教育与培训项目合作伙伴学校。自1998年以来,通过参与国际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借鉴了国外职业教育有益经验,更新了职教理念,建立以行业能力标准为导向的新的专业建设与培训模式,对我校的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通过不断革新教学和培养模式,使我校教育教学改革成效显著,参加各级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均取得优异成绩,并8次代表重庆市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办学质量和成效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
八、依托优势,服务经济
我校秉承“职业教育要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办学理念,充分利用好了学校资源,在培养学历教育中职学生的同时,积极为社会和本地区行业企业提供在职职工培训、生产和技术服务。近几年来,建筑类专业先后有10余位专业教师参与了本区域建筑行业及相关单位的项目调研、设计、技术服务等工作,如由我校建筑技术类专业教师参与或主持,荣昌平安校园建设、工业园区建设规划等设计和建设项目均获得成功并得到相关部门的表彰,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地推进了产、教、研结合工作。
近年来,学校校内实训基地在满足校内学生实验实训教学外,还承担着本区域下岗失业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剩余劳动力和企业在岗职工等各类社会培训以及相关技术服务工作。1985年至今,学校与荣昌县建委联合开展的“建筑行业在岗人员岗位技能提升培训工程”,培训达10000人次以上;为企业开展“订单式”培养1100余人,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九、建设家园,成就人生
本专业培养施工一线从事技术与管理工作中级技术人才,近28年的办学。为社会输送了近5000名各层次合格的毕业生。本专业经过我校长期的教学实践,已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培养的毕业生既具有较高的专业理论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以“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眯,历年的就业率一直为100%,毕业生遍布全国,本专业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岗位适应能力强,专业面宽,就业面广,就业范围达9个岗位群且具有较突出的创业能力。
实行毕业证书和技能等级证书双证制,学生在校期间除获得毕业证书之外,至少取得1个技能等级证书或1个资质证书推行“双证书制度”,实现了技能考核与社会职业资格证书接轨。实行本制度以来,毕业生的双证书通过率达96%以上,提高了就业竞争力和专业对口率。
“出口畅,入口旺”,学校历来重视毕业生的就业工作,于1998年成立了学校就业指导办公室,下设有经原重庆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审批的捷博职介所和重庆市外经委审批的荣昌县对外劳务服务中心,是具有独立法人资质的就业安置服务机构。
2003年4月,我校牵头重庆市内30余所职业院校,组建了重庆市人民政府驻深圳办事处中职就业安置联络处,我校派驻了3名就业指导老师长驻办事处负责此项工作。
通过近年来的努力,我校现与全国200余家企业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毕业生遍布全国21省(市)自治区,并向东亚地区输送90余名外派劳务。目前,毕业生中主要就业于川渝地区及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等地区。县内建筑公司80%以上的主要技术人员和部门主管系我校毕业生;3%的毕业生创办了自己的企业或公司。
在全国教育改革示范项目学校建设中,作为重庆市骨干专业和中央财政支持的建筑专业再次成为学校的重点,继续完善办学主体“双元制”,加强校企共建;深化“双轨制”,满足就业和升学的发展愿望;推进“双证”制,确保毕业生至少获取一个职业资格证书,培养一专多能人才;加大“双师型”建设力度,打造集教学能手、行业专家于一体的教师队伍;培养学生“双身份”意识,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发挥其示范引领作用,在已有的优秀成绩基础之上取得更大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