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名校展示 
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作者: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出自: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发布时间:2013-11-21 12:27:16

    近年来,邹城高级职业技术学校在市委、市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以特色办学保质量把事业做大,以内涵建设创品牌把学校做强”的发展战略,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以质量为中心”的办学方针,秉承“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企业欢迎、让社会认可”的办学目标,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核心,大力加强教育教学管理,努力打造邹城职教品牌。
    一、对准市场需求,优化专业结构
   
学校紧紧围绕邹城市“两大基地”和“五大产业群”发展需求,积极优化专业布局,切实提高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发展的吻合度。
   
一是实施名牌专业战略。按照“学校围着市场转、专业围着产业转、培养目标围着需求转”的专业建设指导思想,将全部专业划分为省名牌专业、济宁市骨干专业、扶持型专业和维持型专业。对名牌、骨干专业和发展潜力较大的专业,在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改善、资金投入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使这些专业真正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其他专业发展,逐步打造一批名牌特色专业。现开设2个预备技师专业、4个高级技工专业和12个中专、中技专业,其中现代农艺技术、计算机应用被评为山东省重点专业,数控技术应用被评为山东省百强专业,电气运行与控制被评为山东省名牌专业,机电技术应用、电子技术应用被评为济宁市骨干专业,机械维修、计算机应用被评为济宁市技工系统“十佳”专业。
   
二是大力加强专业设施配备。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用于各类实习、实训设施配备,共购置数控车床及加工中心30余台,生产型车床20余台,铣床、刨床、磨床、钻床、锯床等50余台,高配置计算机600余台,其他设备4000多台套,实习设备总价值达到3000多万元。
   
三是积极进行专业内涵改造。在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邀请教育专家以及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共同参与专业建设,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完善,围绕职业技能和就业需要,修订课程教学大纲,编写校本教材,突出以企业及实践为主的特点,强化学生的操作技能训练。近年来,我校教师主编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6本,其他教材12本,校本教材2本,教育教学论著1部,在国家、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209篇,获奖论文168篇。先后承担省和国家科研课题7项,研发新产品23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7项,获邹城市科技进步奖3项。
    
二、对准岗位设置,调整课程体系
   
按照“以理论课为基础、以专业课为先导、以实训课为重点、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教学指导思想,以校企合作为导向,积极推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一是坚持“两优先”。在课程安排中,坚持职业技术优先、职业能力课程优先。打破传统课程模式,改革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重新构建以基础知识、工作原理和技能实训操作为主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文化课与技能专业课比例达到46
   
二是坚持“两打破”。打破“三段式”课程结构,加大课程交叉与课程综合的力度;打破课程的学科体系完整性,加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构建由一个理论环节和三个实践环节组成的应用性课程教学体系。如数控加工课程由数控编程理论教学环节和三个数控加工实践环节(普通车床操作实习、数控车床操作实习、数控编程与操作综合实训)组成的应用性教学体系,确保教学过程扎实有效。
   
三是坚持“三对接”。课程设置与工作任务对接;教学内容与职业能力对接;教学情境与工作环境对接。突出讲与看、学与练、课堂与实训基地、学校与工作实践的结合,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将理论知识、应用技能和产品项目有机结合,形成若干个自成一体又相互联系的教学模块。
   
三、对准技能培养,创新育人模式
   
实践技能培养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所在。我校积极构建“双元教学”、“双师执教”、“双证就业”和“双责管理”的教学体系,全面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一是实行“双元教学”,课堂与工厂相结合。学校积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引普教之风,扬职教之长”,把企业引进学校,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习;把教室搬进车间,实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极大促进了学生职业技能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近3年,在山东省职业院校和技工院校技能大赛中,学校获电子商务、计算机硬件检测与维修团体奖2项,12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10名教师荣获优秀指导教师奖。自2009年以来,学校连续3年承办济宁市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共获一等奖24个,二等奖29个,三等奖31个,团体总成绩和一等奖获得人数均位列济宁市第一,并连续6年获得优秀组织奖。学校参加济宁市技工系统机能大赛,4年来共获团体奖17个,个人奖72个,均名列济宁市第一。
   
二是实行“双师执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职业学校的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既要会教学,又要是相关专业的行家;既要有一定级别职称,又要有专业技能证书;既要从事理论教学,又要到实习一线指导学生实践。为此,学校把“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点,着力强化专业教师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能力、专业操作能力、技术服务和咨询能力、实训设备改造和开发能力、专业建设和开发能力、项目课程和教材开发能力等六个方面的能力建设,积极组织专业教师参加国家、省、市级培训,并外聘企业工程师、高级技师到校兼职,切实改善教师队伍结构。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研究生学历的17人,中、高级教师214人,双师型教师138人。
   
三是实行“双证就业”,学历与职业资格相结合。学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第二批“双证互通”试点学校,机电技术应用、计算机及应用、数控加工、电工、钳工、焊接等10多个专业被确定为“双证互通”专业。学校建有职业技能鉴定所,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还可取得相应的初、中级职业资格证书,为以后的顺利就业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四是实行“双责管理”,完善服务机制。建立全员管理的育人新机制,实行校级领导——中层干部——任课教师三级管理体系,将学生工作由过去的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树立每一位教师既是教育者又是管理者、既要教书更要育人的“双责”理念,真正做到思想上指导、学习上辅导、生活上引导,全员、全天候、全方位地为学生成才、成长服务。 
   
四、对准企业需求,强化校企合作
   
学校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为宗旨的办学方针,以加快培养高质量的技术人才为学校的主要职责,在实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中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一是定向招生、订单培养。企业因为要发展壮大,需要某种特定技能的人才,然后和学校签定协议,委托学校代为培养。学生入学初又和企业签定协议,保证毕业后去直接去企业工作。学生在校学习两年后去企业定向实习一年,由企业负责学生顶岗实习,并补贴生活费。对企业而言,这种模式让自己少花钱培养了特定的技能人才;对学生而言,既学到了技术,又不担心毕业后的工作问题;对学校而言,生源和就业这最重要的两头都有了保障。20088月,邹城荣信煤化有限公司与学校签订协议,由学校负责培养培训急需的技术工人。由荣信公司根据人才需求,提出人才知识结构要求和培养目标,并协助学校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学校负责学生的教育、管理。当年,学校为荣信煤化公司培养培训新招工人438名。其后,又和邹城市万达煤机、山东电建一公司、泰山玻纤邹城分公司等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为这些地方支柱企业培养了大批急需的技能人才,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受到了企业的欢迎与好评。                                                                                                                                                                                                                                                                                                                                                                                                 
   
二是引企入校、产教结合学校在校内建立了数控机床、电工电子等加工制造类准企业化的实训车间,并与荣信煤化、迪尔集团、万达煤机等多家相关企业紧密合作,共同管理和经营车间,实施产教一体化办学、半工半读式育人。学校采取把课堂办到车间的方式,在学生进行阶段性基本技能训练达标后,承揽加工订单,科学安排组织具备岗位生产能力的学生按专业对口分组,实施工学交替,变消耗性实习为生产性实训,有效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市场适应能力。现在,产教一体化模式已成为学校培养技能型紧缺人才,实现学生优质就业的重要方式,实现由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201010月,学校与邹城市安德汽修有限公司等达成联合办学协议,汽修厂可一边正常对外营业,提供汽车维修服务,一边可接纳我校汽车维修专业学生实习实训,校企联手打造独具特色的汽车维修专业,突出“做中学,学中做”。目前,学校已与邹城市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合作,成立邹城市汽修职业教育集团,开展集团化办学,不仅加快了学校改革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能力,而且促进了行业企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实践证明,企业的需求是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根基,高技能人才的评价与使用,最终要在企业生产实践中得到体现。只有校企结合,才能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才能保证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才能产生规模效应,走上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快车道,实现学校与企业的“双赢”,从而更好的促进区域社会经济的跨越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