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行企动态 
行业携手组建职业教育“联合舰队” 黄浦职业教育集团走过十年发展历程
作者: 出自:新民晚报 发布时间:2019-06-03 16:39:48

2019年2月,国务院发布《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指出没有职业教育现代化就没有教育现代化,把职业教育摆在了前所未有的突出位置。面向未来的职业教育,将由追求规模扩张向提高质量转变,将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逐步形成政府统筹管理、社会多元办学新模式。

在位于上海市中心的黄浦区,一支由26家成员单位组成的“职教舰队”,已历经10年风雨,乘风破浪。这就是成立于2009年12月的黄浦职业教育集团。通过行业整合、资源共享,黄浦教育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的进程中,不断取得创新和突破,争取成为上海、全国示范职业教育集团。

1.png

上海市教委主任陆靖在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现场和孩子们互动

关键词1 :“调整”,专业布局适应行业导向

黄浦职教集团目前共有成员单位26家,其中学校4所,成教1家,培训机构2家,政府机构10家,企业9家。由区教育局牵头,联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发展改革、科委、财政、文化和旅游、商务委、国资、区域内职业院校、成教机构以及相关行业协会、企事业单位等单位组成,各个组成单位仍保持独立法人资格。

职教集团的成立,推动了政府各部门通力协调,促进区属职业学校教育综合改革、专业布局调整和改革项目实施。区教育局在各委办局支持下,依据区域商旅文一体化发展和打造现代高端服务业、文化创业产业发展要求,加强专业设置与布局调整优化,围绕精特优,新增人工智能服务、电子竞技赛事运行管理、网络与信息安全等新专业。目前共有4个市级示范品牌及5个市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成绩斐然。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2017年被中国烹饪协会及全国餐饮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评为全国餐饮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学校的的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2017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

为适应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形成适应发展需求、产教深度融合,中本、中高职优势互补、衔接贯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求,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需要。目前区内3所职业学校共有5个中本贯通,18个中高贯通项目,坚持专业与产业、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按照实际工作任务、工作过程和工作情境组织课程,形成新的职业教育课程理念。

2.png

黄浦区有悠久的职业教育历史

关键词2:“跨界”,行业名师走上讲台

黄浦区是上海乃至全国近现代工业、商业的发源地。得天独厚的区域优势,使这片土壤走出了一大批劳动模范、能工巧匠。因此,利用集团丰富的企业资源,黄浦职教集团着力建设学生社会实训基地,建立了百联、老凤祥、豫园、杏花楼集团等教师实践基地,通过设立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任德峰、张心一等一批技能大师工作室,聘请吴尔愉、陶依嘉、马桂宁等一批全国劳模,扩大兼职教师的比例,把工学结合中发现的优质企业人才聘作兼职教师。

3所职业学校,以各自的育人目标、学校特点,借助各个大事件,实现全课程育人。例如,中华职业学校以建校100周年为契机,弘扬黄炎培“知行合一”的教育思想,坚守“利居众后,责在人前”的德育准则,推出《修身》品牌校本德育课程。上海市商业会计学校形成了校本的“青荷文化”,努力培养财经学子“出淤泥而不染” 的荷花品格。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形成了“商旅好人”综合德育课程体系,让黄浦区丰富的红色资源成为“红色基因”,打造《工匠之声》课程,创设《名师讲堂》,建立了一批名师工作室,他们用自身的职业成长演绎“真人图书馆”。

黄浦职教集团在上级有关部门指导下,牵头上海19所中高职学校建设的大世界传习教室运营已近两年,传习教室集中展示了包括中国结、核雕、瓷刻、插花、面塑、蓝染、青花瓷、崇明土布、旗袍盘扣、剪纸、木板水印共11个非遗项目,200余件展品,共承担非遗精品课程340场,接待游客近一万人。非遗传习教室精彩的课程、精心的活动为大众提供了了解、学习非遗技艺的机会,让非遗能够走出校园、走出殿堂、走近大众,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此外,职教集团也打通了普教和职教在师资培训方面的界限。依托黄浦区教育学院资源优势,区域内中职学校文化基础学科教师也有机会获得专业培训,成为上海中职公共文化教师职后培训的标杆。职教集团组建了乔刚语文名师工作室、张桂芳、孙建辉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在全国、上海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培养出一批有教育思想、有教学风格的专业领军人才和优秀骨干教师队伍,形成以名教师为核心的高层次骨干教师团队。

集团引进国际职业资格标准和认证课程,全面提升职业教育国际化水平。例如,与澳大利亚圣斯蒂芬学院签订国际课程合作协议,将澳大利亚“商业四级证书”引入商务英语专业,并与澳大利亚埃迪斯科文大学签订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开展国际教育合作。该校西餐专业更是植入国际一流的“蓝带课程”,赢得社会赞誉。

关键词3:“创新”,助力青年人追逐梦想

上海市商贸旅游学校会计专业三年级学生陈谷霆如今在校园中有了另一个身份——咖啡吧“老板”,及学校咖啡心语社团负责人。十几元一杯的现磨咖啡,在师生中口碑不错。小陈甚至开拓了外卖业务,“雇佣”学生外卖员,利用中午时间穿梭各个教室接单、送货。当别的同学都去了企事业单位实习时,小陈觉得,校园里的实景演练,同样让他羽翼渐丰。

在黄浦区有关部门的指导下,由职教集团联手区就业促进中心成立的上海首个中职创业指导中心,正在为更多的“小陈”们实现创业梦想。它为年轻人搭建起公益培训平台,提供专门场地和专业指导,以现场培训、体验、线下交流和在线课堂等方式,提升学员创新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联合人社部门,集中宣讲创业政策,持续为创业者服务提供了有效的对接平台窗口。同时联合其他创业服务平台,集聚创业资源,为创业者有效输出支持政策,接受课程培训的同时可以参加其他的实践培训项目,如路演、大赛、圆桌论坛等。与投资人面对面交流,与成熟导师团队零距离接触,为自己的创业项目发展助力。

2017年,为鼓励校企联手促进老字号技艺传承,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出“老字号新活力”创新创业专项行动计划,将老字号技艺传承内容,纳入专(职)业教育范畴,在老字号企业开设创新创业青年见习基地,依据老字号的特点和内涵,开展创业培训、见习实训和体验活动,将充分发挥院校在教育研发等方面的优势,与大师工作室对接,促进老字号传统技艺的留存、传承、发展和创新。

关键词4:“普及”,为中小学生引入职业精神

职业教育,并不仅是一种教育门类,而应担负起引导每个人成长发展的责任。为促进中小学生劳动精神教育,促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相互沟通、协调发展,2017年,黄浦职业教育集团建设了上海首个区域的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学习中心,开展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和劳动技术教育。如今,黄浦中小学生职业体验活动已经形成常态化、课程化,构建了一套基于学校专业背景、符合中小学生心智特点的职业体验类课程体系。如为格致初级中学学生设计的“3D打印”“小工程师”“陶艺制作”“中西点制作”课程,曹光彪小学的“品味上海之吃、穿、住、游”,实验小学的“亲自陪伴课程”等等。这些丰富的课程成为职业体验启蒙营、探索营、学习营。

如今,黄浦职业体验学习中心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相互沟通、协调发展,成为集职业体验、技能培训、非遗传习和创新创业“四位一体”的综合性职业体验学习平台。在职业体验活动中,一大批优秀职业院校毕业生、劳动模范、大国工匠的故事被挖掘出来。通过 “大国工匠进校园”“劳模进校园”“优秀职校生校园分享”等系列活动,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良好氛围。

关键词5:“蓄能”,建设人才后辈队伍

2017年黄浦区成为全国首批“技能人才专项激励计划和收入监测试点区”以来,区发改委、区人社局、区总工会等通过深入基层和企业调研,就技能人才培养、技能大赛开展,以及对技能人才认定、培训、补贴、政策等方面多方听取意见建议,推动了区内一大批区属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及民营企业踊跃参与,将实施技能人才培养视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源泉,通过先行先试,探索出了多项技能人才培养和激励的有效经验,形成企业主体、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技能人才制度改革。

与此同时,黄浦职教集团与黄浦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紧密合作,构建行业企业、职业院校、社会力量多方协同参与的职业培训体系。多年来坚持为集团区域内各类企业员工开办了多次、多项、多层面的培训课程,其中,“黄浦区电商创业培训实训基地”的建立,为有创业想法,想在互联网创业的35岁以下黄浦区青年,提供专门的场地和专业的指导,进一步增强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集团充分发挥区域优势,引领西部地区共同发展为全国各地区各行业开设了一系列培训工作,如为青海果洛州同仁进行餐厅服务类技能培训、为新疆、贵州等同类院校送教活动。此外,为打造黄浦特色职业技能竞赛品牌,提升技能竞赛的规范化水平和影响力。黄浦区教育局长姚晓红介绍,今后,黄浦职业教育将进一步以技能人才的培养与工匠精神的传承发扬为抓手,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工作中的主体作用,让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更加浓厚,让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深入人心,让优秀的技能人才在黄浦能实现“选得出”“进得来”“留得住”“做得强”。

职教学会.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