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播报
新疆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职教学会副会长毛力提∙满苏尔讲话
出自:本网 发布时间:2013-08-26

新疆自治区教育厅副厅长、职教学会副会长毛力提∙满苏尔在座谈会上的讲话
昨天晚上我接到会议通知以后,非常感兴趣,因为我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我认为三部委发布的关于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工作意见对我们新疆而言更有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非常重要。
我一直在思考,职业教育算不算是文化的产物。民族之间的文化没有优劣质之分,中华文化的形成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这在毛主席的《论十大关系》中讲的非常清楚。文化的形成不是一时的,是经过数百年数千年沉积而成,是一个民族的骨髓。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对世界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历史上的日本,就是吸取了中国文化,而脱离了愚昧和落后,中华文化在亚洲地区的形成是有着深厚的底蕴的。最近,我看到一条资料,德国的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旧的双元制的职业教育,不仅融入了先进的技术,同时也加入了本国民族文化的内容,这对德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现在,一些阿拉伯国家出现了很多问题,我认为,他们很有可能是宗教文化繁盛而没有形成自己本国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有凝聚力的,这些国家没有形成本民族文化,没有民族凝聚力,进而会影响到国家的基础。国家的综合国力包括硬实力和软实力,一个国家要成为世界强国,硬实力固然重要,而我认为最根本的则是取决于软实力,即文化。看一个民族的素质,只需看一个民族普通人的工作方式、综合状态和他的性格特质。所以我认为,文化是直通人心的,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基础,同时文化也是源远流长的,在十八大提出的“中国梦”中,文化也是“中国梦”的基础。
对职业教育而言,如何将文化融入其中,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作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能将所学技能仅仅作为一种谋生手段,应该把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高技能熟练的技术工人质量相结合,培养出将所学职业技能作为发展终身事业的人才,形成一个完整的职业教育文化体系。在新疆地区,越是落后的地区,越要以文化教育、德育教育为主,我们党委、人民政府也在为此而努力。党委、人民政府八次党代会张春贤书记提出,以现代文化为引导。职业教育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任重而道远,我们也一直在思考与努力。
五月份三部委发布了《意见》以后,就职业院校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也是今后一段时期职业院校为民族特色产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培养培训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高密型文件,此次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主办的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座谈会,对深入学习三部委的《意见》和推进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下面,我就新疆的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一些做法和情况,简要的向各位领导做个汇报。
新疆位于亚欧大陆中部,地处中国西北边陲,面积16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六分之一,国内与西藏、青海、甘肃相邻,国外与八个国家接壤,约5400公里的边境线,陆地边境线长达5000多公里,占全国四分之一,是中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毗邻国家最多的省区。同时新疆也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有47个民族成分,可能现在会有所增加,其中市级民族有13个。新疆也是古丝绸之路繁华绵延欧亚文明的交汇相应之地,群山与草原相映成趣,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历史文化水乳交融。与这种壮阔多姿的自然景致和谐共存的民间文化艺术异常的丰富多彩。现存的传统民间艺术有百种之多,如体育、居住、饮食、习俗等各方面各具特色。没一个民族都有口述的文学、民间的音乐、民间的舞蹈、民间的美术、戏曲、曲艺、传统工业、技艺、传统礼仪、节日庆典、艺术活动等传统文化,民间文化和文化遗产多样化,使新疆民间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千姿百态,呈现处百花齐放的局面,传承和弘扬民间的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攻坚战略的一个基石。
新疆作为民族区域自治地区之一,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也十分重视民族文化的建设,目前在新疆各类教育中,均有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的教学,其中基础教育阶段采用了维吾尔语、汉语、哈萨克语、柯尔克孜蒙古语、西伯语和俄罗斯语七种语言进行教学,报纸期刊、电视节目也是有着多民族文化的内涵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也得到了继承和发展。如古代文学巨著——《突厥语大辞典》,和历史史诗江格尔、格萨尔、《玛纳斯》等一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遗产也得到了保护和发扬光大。中华新疆的维吾尔语木卡姆艺术和史诗《玛纳斯》成功申报了世界人类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2010年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召开以后,制定了新疆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战略目标,7月份为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党委召开了九次全委扩大会,张春贤提出来以文化为引领的发展,以文化引导经济力量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长治久安的目标确立了思想指导和理论引导。自治区十一届人大常委会上努尔•白克力主席也阐述了文化事业方面的主要预期目标,提出了“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相互欣赏,进一步弘扬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承和提升区域特色文化,激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活现代文化的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内涵,发挥教育凝聚、鼓舞和引导的作用,努力形成爱国、感恩、勤劳、互助、开放、竞取的新疆精神。”在自治区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当中,确立了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为目标,积极发展面向消费的服务业,满足各族人民的服务需求。提出了全面贯彻国家落实的《文化产业执行规划》,充分发挥我区的丝路文化和独具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优势,将我区建设成为文化大区的指导思想。在自治区文化建设的十二五规划当中,也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全区文化事业的赞助比重,从财政上加大支持力度。我们举办的“百姓周末大舞台”、“千场演出送基层”和乡村文化竞赛,重大民族节日的演出等文化活动,每年都不低于一万场。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也是以10%的速度在增长,在新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基地集餐饮、旅游观光、购物、展示为一体的文化发展。另外,我们进行了定向培养培训文化艺术人才500多名,定向培训了1000多人。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和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协调发展,要充分发挥新疆的歌舞文化之乡的优势,推进演艺与旅游、传媒、科技的结合,依托重点旅游城市和景区平台,我们打造了新疆大型十几类演艺节目,实施人才培养工程,进一步加强文化队伍的建设,要求积极拓宽人才培养渠道,全面启动新疆文化艺术人才教育项目。依托优质的教学资源,为新疆培养了1000名高素质的艺术文化人才,实施优秀艺术文化人才的扶持战略,着力培养了德艺双馨的艺术家和文化领军人才,继续进行基层文化的培育工程。各县市的职教中心也在根据文化厅的指示在艺术人才培养方面积极开展合作与培养。
下面结合新疆的职业教育民族特色学校的建设为抓手,我简单说下新疆的做法。在推荐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各方面做一些介绍。
职业院校是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的主力军。近年来新疆维吾尔预科专科学校、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新疆艺术学校等艺术学校都加强了少数民族的工艺品设计与制作、舞蹈表演、音乐、美术、设计、绘画、民族乐器与修造等专业,创新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民间工艺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领导实习,开发工学结合的课程,不断提高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和继续学习能力。培养了一批民族文化艺人和民间工艺技能人才培养的专业化,为推动新疆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产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这次会议上,乌鲁木齐职业大学杨军校长将与大家交流工艺品设计与制作专业的创新、行业驱动、产品导向、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培训民族工艺、制作设计及人才培养方面的做法。也请各位领导和代表们给我们提出宝贵的意见。
面对新疆的两大历史任务,在新的形势条件下,为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和传承民间工艺,培养了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急需的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民间工艺技能型人才,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传承与创新民族文化中的作用。我们教育厅联合人社厅和财政厅启动了《中等职业学校民族特色学校建设计划》。总体思路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以特色建设为重点,坚持以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承民间工艺为主旨,坚持自治区引导、地州支持、社会参与相结合的切实加强民族特色学校的建设。总体目标是2012-2016年自治区财政专门安排了经费6000万元,重点支持办学特色鲜明,管理水平高,办学条件好,办学规模稳定,服务能力强,政策环境好的12所民族特色学校建设。支持额度没做学校我们以500万元来做基础,其中50%用于设备的建设,30%用于内涵建设,20%用于教师队伍建设。另一个是对领军人物的培养方面资金的支持,每所学校重点建设两个特色专业促进民族文化艺术人才和民间工艺技能人才培养专业化,推动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产业发展。主要任务,一是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改善办学条件。还要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彰显民族特色和地方特点,重点开发民族歌舞、民族服装服饰、民族装饰装潢、民族建筑、民族刺绣编制、民族餐饮、民族医药、民族文化和民族体育特色鲜明的专业。逐步形成特色专业课程教学体系。另一个是加强双语双职型教师队伍建设,以德育工作能力、专业教学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为重点的实施教师在职进修和企业实践的制度。同时也会聘请在文化产业方面的专家、匠人等艺术人才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此外,还要扩大办学规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民族文化艺术和民间工艺技术人才的需求,进一步扩大民族特色的招生规模。
为确保民族特色学校建设计划顺利实施,自治区职业领导小组办公室制订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等职业学校民族特色学校建设计划项目学校的评审的整形办法》,对民族文化文艺、民间工艺和独特技能,申报学校类型,特色专业管理和办学质量、项目申报流程等都进行了明确的规范。2013年5月,由新疆教育人社部和财政厅联合审批了,新疆艺术学校、塔城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英吉沙县职业高中首批三所民族地区特色学校的建设项目,重点支持舞蹈表演、音乐、烹饪、服装制作、土陶艺等特色专业的建设,正在实施当中。
民族特色学校专项建设计划之外,教育厅还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和骨干高职学校发展国家改革发展示范校比重的学校建设项目的实施,支持职业院校加强民族文化特色专业的建设,提高民族文化的艺术人才和民间工艺人才培养的质量,服务地方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新疆作为一个民族文化的大区,各职业院校在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自治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与云南、安徽、江苏、黑龙江、青海、河北等兄弟省市的职业院校相比,我们的办学实力还是很薄弱的。我想以此次会议为契机,贯彻落实教育部文化部和国家民委关于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意见,加强民族文化特色职业院校的建设,不断开创新疆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工作的新局面。
再此,关于职业教育的几个关系,我想谈几点我的看法。一是职业教育与中国的民族文化关系问题如何处理好,这是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认真思考和实现的。二是职业教育如何有机的融合中国文化培养有灵魂有信仰的学生。我讲的信仰应该是有职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而走向社会,热爱所从事事业,从而上升为一种爱国精神。这是我们所应该培养的有信仰的人才。
我认为,作为教育工作者,有个义不容辞的责任,就是把中华文化中最经典优秀的文化,通过我们教育的平台将其发扬光大,让学生真正成为我们具有中国特色的有中国良好文化品质的学生。为国家的服务建设,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的人才。
最后,我代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教育厅欢迎参会的各位领导以及代表到新疆考察指导工作,领略新疆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风情。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