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决定》指出,创新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专科高等职业院校要密切产学研合作,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重点服务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加强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建立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学位制度。原则上中等职业学校不升格为或并入高等职业院校,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不升格为或并入本科高等学校,形成定位清晰、科学合理的职业教育层次结构。
引导普通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采取试点推动、示范引领等方式,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转型,重点举办本科职业教育。独立学院转设为独立设置高等学校时,鼓励其定位为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建立高等学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加快建立分类设置、评价、指导、拨款制度。招生、投入等政策措施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学校倾斜。
江苏省试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探索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规模不断扩大
“我上的是‘3+4’班,不用高考就可以上本科。”江苏常州刘国钧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二年级学生陆枝钊,日前向记者道出他去年中考成绩超过四星级高中仍选择职业学校的原因。
小刘所说的“3+4”班,是中职与应用型本科“3+4”分段培养,即中职学习3年,转段进入应用型本科学习4年。2012年,学校与常州工学院成功进行中职数控技术应用专业与本科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3+4”分段培养。
这是江苏开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以来的一个缩影。2012年以来,江苏一直着力于搭建中、高职及应用型本科的人才贯通培养立交桥:中职校与高职校“3+3”分段培养,中职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3+4”分段培养,高职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3+2”、“5+2”分段培养,以及高职校与应用型本科院校联合培养。
“过去,职业教育是断头教育,孩子进了职教的门,就无法再升学。这是许多学生不愿意读职校的一个重要原因。现在,江苏搭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之后,家长就知道,孩子进职业学校同样可以升学,同样可以读本科。”江苏省教育厅职教处处长尹伟民说。
建设现代职教体系不仅为职校学生拓宽了成长之路,更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必然之举。“毋庸置疑,职业教育在江苏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重要,拥有多层次的技能型人才将支撑地区经济的转型升级。”尹伟民说。
在此背景下,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规模不断扩大。从2012年的71个试点项目实际招生4885人到今年的422个项目,招生规模达2.2万人。
从近两年的情况看,中高职升学“立交桥”的搭建得到学生、家长和学校的认可。在江苏浦口中等专业学校,“3+3”、“3+4”分段培养项目为学校招生工作助力不少。“这两年,学生生源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分段培养项目吸引了成绩好的初中毕业生报考,这让我们对学校未来的发展更有信心。”校长张圣琪说。
为了进一步提高试点项目的质量,江苏将进一步探索构建衔接贯通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到2015年,所有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试点项目均建立起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课程体系。到2020年,全省中高等职业教育对应专业基本建立起衔接的课程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