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标十九大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要求和广东推进职业教育“双精准”工作,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革新教育理念,坚持“产教跨界发展,校企精准育人”,率先推进“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并制定了2018版全新人才培养方案。据了解,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今年计划招生5800人,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外,还开设了2个新“工科”专业,1个专业率先“升本”,宿舍食堂教室空调“全覆盖”,使其在今年的招生中增添了新的魅力。
既是学生又是员工,产教融合实习即可顶岗
按照“产教跨界融合”的理念,南洋理工“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改革的总体框架设计是:作为全校的制度性要求,学生入学后以“校内‘理论教学+实验实训’+校外‘专业认知、岗位认知、在岗学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第二课堂活动”为培养主线,确保其在大学三年的不同学习阶段,重点落实“学”与“工”的反复交替,实现学生、学徒、员工多重身份的多次切换。其中,大一二以“学生”和“学徒”身份交替:第一学年,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交替到合作企业进行岗位认知、岗位认识学习,让学生了解企业状况,体验企业文化;第二学年,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交替到合作企业进行跟岗实习,让学生以“职业人”的身份着眼于专业技能、专业素养。大三以“学生”和“员工”身份交替:学生将以企业准员工的身份在企业完成实践教学后再顶岗实习直至毕业。
“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改革的具体实施模式为:在与企业进行反复协商、向学生告知具体安排并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南洋理工人才培养方案将学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教学交替进行,让学生在校期间就熟悉行业最新标准、接触行业最前沿技术信息,与行业发展接轨。
为了“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改革落地,学校实行“四导师制”,并打造了产教跨界融合、校企深度合作平台等。“四导师制”即由专业导师、职业导师、思政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专业导师承担学业指导、管理责任,由专职专业老师担任;职业导师承担学生管理、职业指导、就业服务工作,由辅导员担任;思政导师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业品德教育,由思政教师担任;企业导师是指在企业现场协助专业导师和职业导师对学生进行职业、专业、岗位业务及生活指导的企业现场管理人员或技术人员,聘请企业有经验且有一定组织管理能力的现场技术骨干和管理干部担任。除了“四导师制”,学校通过签订三方协议、购买保险等措施充分保障学生权益。目前,该校不仅与中国平安、中裕福达汽车有限公司等61家珠三角地区的大型签署了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协议,还携手珠三角地区18家大型制造类企业10多所高校成立智能制造学科与产业联盟,共同推进企业实践教学。
“阶梯式、多平台”工学交替改革作为人才培养模式,不同于以往的“2+1”或“2.5+0.5”人才培养模式,其重要意义在于,以整体性的制度设计,确立了跨界培养的理念和打造“思想道德好、实践技能高、综合素质高和就业质量高”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特色目标,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突破既有的学校、企业和产业边界,实现跨界融合、资源共享;突破传统的“2+1”或“2.5+0.5”人才培养方式和教学组织模式,通过“学”与“工”的反复交替,建立产教跨界融合、校企精准育人的运行机制;突破原有的学校所学与企业工作标准“脱节”的弊端,严格落实《职业学校学生实习管理规定》要求,让企业实践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实行学年学分制,学生可提前毕业
新人才培养方案的一个亮点就是实行学年学分制,充分考虑学生个人兴趣,扩大第二课堂活动课程比重。学校在压缩“套餐”基础上增加“自助餐”比例,赋予学生在一定范围内自主选择课程、学习内容和任课教师的权利,学生如提前修满专业教学计划所规定学分,可提前毕业,并对第二课堂活动学分进行认定与置换,除此外,学生参与各类行业技能大赛和企业实践活动也同样可以置换学分,引导学生广泛学习,增加知识广度,体现个性化培养。
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
学校通过组建创新创业学院统筹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并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纳入学年学分制管理,制定了合理的创新创业学分认定与转换制度。在通识课程中设置创新创业模块,开设创业基础课程,并要求各专业结合本专业实际情况,以校、院两级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和教学、科研等各类实验室为支撑,以校外实习、实训、实践教育资源为依托以及校内项目孵化平台、校外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社会孵化器资源,加强对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训练。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的出台,充分结合社会需求,突出了实践教育、综合素质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基础,强化实践,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对接产业发展需求,新增2个“新工科”专业
在南洋理工今年的招生目录中,两个新增设的“新工科”专业格外引人注目。数字媒体应用技术、移动应用开发两个“新工科”专业的开设,使该校招生专业达到了38个,其中工科专业在校占比达51%,并逐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对接区域产业的有特色的专业群。今年的2个新专业较好地促进该校传统优势专业与新兴专业的融合发展,展示了新工科专业建设与改革的良好成效。
此外,该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数控技术2个专业的6个点被列入省教育厅2018年高职教育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将根据专业的特点,在第1-3学年中采取半工半读、工学交替等多种形式的学徒培养模式,既统一安排学习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和掌握专业所需的各项基本技能,又采取实施企业班组化管理和岗位轮训方式,使学生在熟练掌握每个轮训岗位的专业技能基础上,又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
率先实现专业“升本”,打通职教“立交桥”
南洋理工学院作为南博集团旗下的高校之一,充分发挥集团办学优势,携手集团旗下的本科高校广东科技学院成功申报广东省2018三二分段专升本应用型人才培养试点,让服饰与服装设计专业率先“升本”,首次计划招收120人。新生入学后在南洋完成三年的高职学习和广科学院两年的本科学习后,即可获得全日制本科学历和学士学位,为服装设计学生的学历提升打通了上升的通道,是该校积极探索职教立交桥的重要改革。全省获准该项目的职业院校中仅2所为民办高职。
近两年来,南洋理工学院致力于中职、高职、高端技术技能型本科等多层次的贯通教育,出台《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关于大力推进学生学历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激励措施,通过与集团旗下的中职、本科院校、国内外应用型本科院校合作,采取多元化全方位的升学模式,包括向下与中职合作打通中职升高职通道,向上与省内本科院校合作打通高职升本本科通道,向外与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合作开展中英3+1专升本等,让不同个性、不同潜质的学生得到提升学历、释放发展潜力的机会。